第134章 断人财路,七级浮屠(2/2)
登高望远,南宋皇陵六帝六后,尽收于眼前。
乍一看,青山绿水,风景秀美,典型的四象格局:背靠镇宝(玄武),前临若耶(朱雀),左右低丘环抱(青龙、白虎)。
但如果让林思成用风水学的角度解读一下:靠山山势平缓,缺乏雄浑之气。水龙更为零散,陵园前临的朱雀,仅仅只是一条溪。
再进一步:镇宝山仅为会稽山支脉,会稽山有没有龙脉都不一定,何况是支脉?
即便有,也聚不住,因为青龙二象:两则皆为丘陵,但山势低矮,又短又平,既无虎踞之魄,更无盘龙之势,既藏不住风,也聚不住气。
所谓风水不够人气凑,当初南宋司天监选址时,籍《周礼·职方氏》列会稽山为“扬州之镇”,将上阜山改名为镇宝山,赋予其“南国龙兴”的隐喻,以弥补地理劣势。
估计没起作用,因为结局很不好:
南宋灭亡后,江南释教都总统(僧官)杨琏真伽奉忽必烈之命,“断汉人气脉”、“发掘宋陵”。
怎么断的?
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载:“收金银宝器十余车,截理宗顶骨为饮器”,并取宋帝遗骨,“杂以牛马猪狗枯骨,筑塔于杭故宫,名曰镇南塔”。
好的是,之后理宗头盖骨被朱元璋寻回,先以帝王礼暂厝南京天章寺,后重新安葬于修葺后的永穆陵。
现在都还在:
再之后,朱元璋重修六陵,安稳了五百年。再再之后抗日战争爆发,又被日本人镇了一遍:
树砍光,陵推平,石人石马全部敲碎,再犁地三尺。
后世好多洗地的推给了汪伪军,林思成表示呵呵。
按道理,三番两次,地宫早被挖了个底朝天,宝贝该盗的全被盗完了。别说尸骨,连石桌石台都没剩下几座。
但别怀疑,真的还有宝贝。
2022年,有关部门宣布:经卫星遥感,发现宋六陵仍有完整墓葬。并存在“非自然地下反射信号”。
说人话:地宫之下还有地宫!
是不是真的是靠卫星遥感发现的,林思成不知道。他只知道,那一年,陈威和李金钱的坟头已开始长草。
被这俩从第二层地宫里弄走了多少好东西,林思成更不清楚,但据文献记载,被杨链真伽“犁地三尺”之后,六陵中还相继被盗走了好多。
马乌玉笔箱、铜凉拨锈管、真珠戏马鞍、交加白齿梳、香骨案、伏虎枕、穿云琴、金猫睛、玉色藤丝盘、鱼影琼扇柄……等等等等。
件件都是国宝。
就按这个标准,不biubiu你biubiu谁?
再看前天那只戗金漆盒,陈威和李金钱肯定知道那是南宋宫廷御器,不然不会卖八十五万。
也肯定已经怀疑六陵中还有宝贝,不过还在表层打转。但如果任这俩折腾下去,最多不出五六年,就能发现地宫之下还有地宫。
然后,轰……
所以,即便是出于不让国宝流到境外考虑,林思成也不能坐视不理。
再然后,biubiubi……
别怀疑,盗皇陵就一条路:死罪。
但现在,两人估计也就十来年。关键的是,两人的小孩都在上高中,压根还没参与进来。
只从这两点而言,陈威和李金钱就该好好的感谢一下自己。
转着念头,林思成拿出新买的手机,新买的卡。
老太太,南宋六陵地宫之下还有地宫,好多好多的宝贝……你要不要来看看?
没打电话,就一条短信,但足矣。
老太太除了辈份高,学生还贼多,好多都在主要部门,肯定会派人来查一查。
一查,就肯定能发现最近的盗掘痕迹,而陈威和李金钱现在正处于发展初的阶段,不至于遮天盖地,所以当地也会重视起来。
而以现在的技术手段,发现地宫之下的地宫,算不上太难。
但万一没发现呢?
那就只能自己来……
发完短信,林思成拍拍屁股下山。又特意绕了个弯,把拆开的手机和卡丢进了湖里。
顾明还等在山根下,出租车停在更远的路边。
林思成挥了挥手:“走!”
顾明眯了眯眼:跑这么远,就为了爬到山头上看一眼?
但他记的清楚:少说,少问,少看……所以只是狐疑了一下。
但随即,顾明又想了起来:“你最好还是回个电话,你那位王教授,电话都打我手机上来了,问我们是不是还在杭州,什么时候回去?”
林思成惊了一下:“王教授咋知道的?”
“估计是干爷讲的。”
林思成点点头。
两人来杭州,知道的人不多。主要是怕王齐志追过来,林思成就把手机设置了。
原因很简单,老师的身份太敏感:啥,红三代?还找文书,我给你找个嘚儿。
万一再搞不好,把狗逼急了跳墙怎么办?
但瞒谁也不可能瞒家里人。
“回杭州就订票,看晚上有没有航班!”
顾明摇摇头:“我查了,最早的一班是明天!”
“好,那就明天早上!”
……